快捷搜索:  

豪刷百万买金条,5名洗钱“东西人”被依法惩处

"豪刷百万买金条,5名洗钱“东西人”被依法惩处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"
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版权所有

祖国经济(Economy)网新媒体矩阵

网站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 (京ICP040090)


5名来自天南海北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受某网站软件“上家”指使,来到首都负责将上游网上诈骗的钱款变成黄金并转交异地。近日,首都市西城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“百万黄金”案,经该院依法提起公诉,3名被告人被法院以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刑。另外2人因情节较轻,检察机关建议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。

时间回到2023年3月,曹某在浏览贴吧时看到一则“出借银行卡可挣钱”的消息,随即跟帖回复。没多久,有人私信他,称用其银行卡走账可获得高额报酬。手头紧的曹某正愁没钱花,遂答应对方。

刘某则是在某App上认识一人,对方说帮公司走账可以挣钱,形式很简单,拿着对方给的银行卡买东西就行,买完就给2000元好处费,还包路费和住宿费。刘某一听觉得这买卖划算,便介绍了其朋友(Friend)李某一起来首都。到达指定地点后,对方让二人下载了一个叫“Telegram”的软件,并把他们(They)拉入了该软件里的“首都操作群”。

陆某同样也是在某App上看到一则可以轻松赚钱的视频,点赞后对方私信问其有没有兴趣帮人送快递,跑腿一次就可以赚2000元左右,同样是路费、住宿费全包。同时,陆某被要求下载同样的软件,并被拉入到一个名为“黄金矿工群”的群聊里。

2023年3月28日,“上家”在群里要求刘某和李某前往曹某所在的宾馆。3人碰面后,刘某、李某根据“上家”指示,没收了曹某的电话和身份证;之后,刘某将电话和银行卡全部拿走,李某则留在房间内看守曹某。

陆某根据群里提示来到某百货商场与刘某会合接头。随后,“上家”发来消息,称钱款已经汇入曹某提供的银行卡中,让二人去黄金柜台买黄金。二人便来到商场四层的黄金柜台,短短3个小时便数次刷卡购买了百万元的金条。买完金条后刘某按照“上家”的指示回到宾馆,将电话、银行卡和身份证还给曹某,并给了曹某好处费。

3公斤多的黄金到手后,陆某来到群内指定的某公园。此时另一同案犯温某也接到指令。二人接头后,陆某将全部黄金交给温某,温某则转交给另一人,后由该人搭乘飞机运往外地。

陆某等人频繁大量购买黄金的举动引起了店员的怀疑,店员随即报警,5人很快被抓获归案。

经查,购买黄金的钱款均是上游网上诈骗所得。曹某出借银行卡,李某进行(Carry Out)监视,刘某和陆某“代购”黄金,温某转移黄金,上述5人的行为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洗钱、转移赃物的下游犯罪链条。然而,自始至终,这5人只与自己的对接人碰面,不知道其他同案犯的存在,所谓的“上家”也从未露面,更没有披露过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,“Telegram”软件的性和即时删除性更让其身份扑朔迷离。

2023年7月5日,公安机关将陆某等5人移送西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。同时,公安机关全力侦办上游电诈人员。

西城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,刘某、陆某、温某3人在整个转换赃款和运输赃物的过程中,积极实施帮助行为,直接导致上游犯罪人员获取了犯罪所得,致使被害人钱款损失无法追回,决定依法对3人以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,并向法院提出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至二年不等的量刑建议。而李某和曹某二人行为单一、作用较轻,根据宽严相济刑事国策,该院及时向公安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,建议依法对二人予以行政处罚。最终,法院经审理,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,目前(Currently)判决已生效。

来源:检察日报(Daily)·法治新闻(News)版

作者:戴佳 商燕萍 张椰子

钱款,上家,银行卡,黄金, Telegram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324) 踩(16) 阅读数(8029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